荧光光谱仪能够测量物质的激发光谱、发射光谱等多种参数。通过固定荧光的发射波长,改变激发光的波长并记录荧光强度的变化,可得到激发光谱;保持激发光的强度和波长恒定,测量不同发射波长下的荧光强度,则可获得发射光谱。这些光谱信息可以帮助研究人员了解物质的性质和组成。
荧光光谱仪的使用注意事项:
1.环境方面
-温度湿度控制:一般来说,建议使用环境内温度保持在20±5℃、湿度低于70,这样有助于保证仪器性能稳定和测试数值的准确性,也能延长仪器使用寿命。
-通风良好:实验室应具备良好的通风条件,特别是当使用一些可能产生有害气体的试剂处理样品时,防止气体积聚影响操作人员健康和仪器正常运行。同时要避免强电磁干扰,以免干扰仪器的信号采集和处理。
2.仪器维护方面
-光源管理:供电电压必须与灯的要求相符,触发电压、工作电流等也要符合仪器规定;待光源稳定发光后方可开始测试工作,若光源熄灭后需重新启动,则应等灯管冷却后再进行。并且要保持灯及其窗口的清洁,防止灰尘等影响透光性。
-单色器保护:应随时注意防潮、防尘、防污和防机械损伤,因为这些因素都可能影响单色器的正常工作和精度。
-光电倍增管呵护:加高压时切不可受外来光线直接照射,以免缩短其使用寿命或降低灵敏度,同时要注意防潮和防尘。
-样品池清洁:荧光样品池在清洁、透光面擦洗等方面要求严格,使用时应保持同一个插放方向,不能经常摩擦。新样品池使用前应认真清洗,建议用硝酸处理后,再用水冲洗干净,于无尘处晾干备用,不可用热吹风吹干。
3.样品处理方面
-样品清洁:样品检测前,为了减少杂质对结果的影响,应该对样品进行尽可能的清洁处理。选用清洁试剂时要极为慎重,以免对样品产生影响。
-多点测量:为了防止样品不同区域的状态有所不同,需要对同一样品进行多点测量,以提高测量的可信度,即注意采样点的合理性。
-多次测试:对同一样品进行多次测试,以证明检测方法的精密度。初期的数据还需要用不同的检测方法和实验进行比对,以保证测量数据的准确性、可靠性。
-标样选取:选取标样时尽可能地与样品的组成相近,这样可以使校准更准确,从而提高测量结果的准确性。
4.操作规范方面
-开关机顺序:对于一些带有高压部件的荧光光谱仪(如X射线荧光光谱仪),开机时先开电源再开高压,关机时先关高压再关电源(高压关闭后5分钟再关闭电源,便于内部散热),正确的操作能减少仪器故障的几率。
-预热环节:在使用前通常需要进行一定时间的预热(如30分钟左右),使仪器性能达到峰值后再进行测量,不要上来就测。
-峰位矫正:在检测前还需要做好峰位矫正以保证测试准确性。
-避免触碰核心部件:切勿因好奇心理去触碰检测器铍窗等核心部件,以免破坏仪器。